NoteDeep

项目的质量概述

质量的定义:反映实体(产品)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综合。

  • 明确需要:指合同中用户明确提出的要求与需要。
  • 隐含需要:指由生产企业通过市场调研进行识别与探明的要求或需要。
  • 特性:实体(产品)所特有的性质,反映了实体满足需要的能力。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 质量计划:确定哪些质量标准适用于该项目,并决定如何算达标。
  • 质量保证:对项目整体绩效进行预先评估(如系统上线前的质量评审),保证该项目将能够达到有关质量标准。
  • 质量控制监控特定项目的执行结果(如软件输出结果测试),以确定它们是否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并确定适当方式消除导致项目绩效令人不满意的原因。

现代质量管理

  1. 追求顾客满意
  2. 注重预防而不是检查
  3. 承认管理层对质量的责任

质量计划编制:确认与项目有关的质量标准以及实现方式

  • 目的和范围
  • 参考的文件列表
  • 质量目标
  • 质量的任务
  • 参与质量管理的相关人员及其责任
  • 对一些关键文档提出要求。
  • 重申适合项目的相关标准
  • 评审的流程和标准
  • 配置管理要求
  • 问题报告和处理系统
  • 采用的质量控制工具、技术和方法等

质量保证:对整体项目绩效进行预先的评估,以确保项目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输出是质量提高
质量责任
  1. 项目经理对项目的质量负责
  2. 执行任务的具体员工负根本责任
质量保证的输入
  • 质量计划
  • 质量控制检测结果
质量保证的工具和技术
  • 基准比较分析:是一种用于质量改进的技术,将产品特性与那些内部或外部的其他项目产品特性进行比较。
  • 质量审计:是对特定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构化审查,找出教训,改进现在或将来项目的执行,可定期或随时,也可在项目结束阶段进行。
质量保证的主要活动包括过程评审产品审计
  • 过程(软件开发过程)评审和产品审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项目进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采取各项措施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 每一次过程评审和产品审计都应填写相应的报告或活动记录。

质量控制及其工具、技术

质量控制:监控特定的项目结果, 检查和确保它们遵循了相关质量标准,并识别提高整体质量的途径。
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在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完成项目,第二个目标则是尽可能及早发现问题。

帕累托分析:确认造成系统质量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

  1. A类为关键的少数,其影响程度的累计百分数在70%-80%范围内的因素。
  2. B类为一般的因素,是除A类之外的累计百分数在80%-90%范围内的因素。
  3. C类为次要因素,是除A、B两类外累计百分数在90%-100%范围内的因素。

质量控制图:质量过程数据的时序图形表示

为了确定过程处于“正常控制范围之内”,如果过程处于正常控制范围之内,表示过程实施良好,不需要调整,否则需要确认过程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进行调整。
七点运行法则
如连续的7个数据点:
  1. 都在平均值的上面或都在平均值下面
  2. 都在上升或都在下降
那么需要检查这个过程是否有非随机问题

软件测试:控制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对软件系统规格说明、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

测试是对软件产品质量的检验评价
  1.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 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
  3.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在于它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
  4.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提高 IT 项目质量

领导

质量成本 :实施单位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而支出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

  1. 一致成本:交付满足需求的和适应性的产品
  2. 不一致成本:对故障或没有满足质量期望负责

工作环境

整体成熟度水平,IT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过程成熟度CMM是指对过程计划或定义水平、过程实施水平、过程管理和控制水平、过程改善潜力等指标的综合评价。

初始级
软件生产过程的特征是随机的,有时甚至是杂乱的。很少过程被定义,成功依赖于个人的努力。
可重复级
建立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以跟踪费用、进度和功能。设定必要的过程纪律重复以往在相同应用的项目的成功。
已定义级
管理和软件过程已文档化标准化集成化到一个标准的组织软件过程。组织内所有的项目使用的软件过程是集体同意、裁剪过的标准开发。
已管理级
详细的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特征已被收集。软件过程和产品已被定量管理和控制。
优化级
能自觉利用各种经验和来自新技术、新思想的先导试验而产生的定量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优化组织统一的标准软件过程。
KPA(关键过程域):每个级别由若干个KPA组成。
需求管理CMM2的6个KPA之一。其目标是:
  • 建立软件需求基线,供软件工程和管理使用。
  • 软件计划、产品和活动同软件需求保持一致。
建议通过版本控制变更控制来管理需求文档。
缺陷发现率(bug/KLOC):每千行代码平均产生的缺陷数量 。


评论列表

    项目的质量概述
    现代质量管理
    质量计划编制:确认与项目有关的质量标准以及实现方式
    质量保证:对整体项目绩效进行预先的评估,以确保项目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
    质量控制及其工具、技术提高 IT 项目质量